2018-04-26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按照計劃,2018年底前,全面實施農村地區環境整治,重點推進主要道路沿線、旅游區及其他重點場所周邊村莊的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完成一批村莊的建設規劃編制和美麗鄉村建設;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新一批美麗鄉村建設;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農村環境整治任務,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
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2月4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關部署,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扎實推進本市美麗鄉村建設,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抓手,多措并舉,真抓實干,全面提升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公共服務水平、社會治理水平等,創建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環境需要。
(二)基本原則
——黨建引領,規劃先行。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和村莊建設發展規劃,明確規劃保留的村莊及村莊建設規劃條件,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規劃依據。
——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根據平原、城鄉結合部、淺山、深山等不同地區特點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已通過美麗鄉村創建驗收的村進行鞏固提升,除此之外,在規劃保留的村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非規劃保留的村原則上以實施環境整治為主。
——注重長效,建管并重。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補齊短板,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強化日常檢查,保障設施正常運行。
——農民主體,部門協作。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權益,鼓勵廣大農民投身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和維護。加強市區統籌和部門協作,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三)工作目標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和綠色低碳田園美、生態宜居村莊美、健康舒適生活美、和諧淳樸人文美的標準,在前期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建設標準,增加建設內容,提升建設水平。2018年底前,全面實施農村地區環境整治,重點推進主要道路沿線、旅游區及其他重點場所周邊村莊的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完成一批村莊的建設規劃編制和美麗鄉村建設;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新一批美麗鄉村建設;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農村環境整治任務,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二、工作任務
(一)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建設發展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健全鄉村規劃編制體系,完善規劃審批流程。村莊規劃編制要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注重農村特色,保持鄉村風貌。承擔規劃編制任務的規劃師要駐村并深入實地調查,充分征求農民意見。各鄉鎮組織村編制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具體任務。村莊建設發展規劃、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及具體任務在依法依規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基礎上組織實施。此外,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注重集成優化相關土地政策,推進鄉村資源要素整合。
(二)全面整治農村環境。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消除村域內存在的“臟、亂、差”現象。堅持首善標準,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依法拆除侵街占道、私搭亂建的違法建設,同步整治農村違法用地、違法經營等行為。全面清理積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秸稈、白色污染和枯枝雜草等,完成村內廢舊設施和老舊廣告牌等設施的拆除清理工作。加大城鄉結合部村莊的環境整治力度,拆遷上樓的村莊要按照城市化要求抓好環境整治提升。
(三)加強村莊綠化美化和生態建設。堅持綠化與基礎設施同步規劃設計,統籌施工建設。在村莊房前屋后、河旁湖旁、渠邊路邊、零星閑置地等邊角空地,拆違還綠、留白建綠、見空插綠,努力實現以綠治臟、以綠凈村、以綠美村。
(四)全面開展農村飲用水水質提升和污水治理工作。加強農村供水設施建設,通過新建或改擴建集中供水廠、改造村級供水站、更新改造供水管網等措施,更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全面落實河長制,解決農村水環境突出問題。在抓好已建污水處理設施修復改造的基礎上,根據村落和農戶分布,采用“城帶村”“鎮帶村”“聯村”“單村”等模式,集中或分散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人口較少的村莊要因地制宜,通過濕地等多種方式進行污水處理。簡化農村供水設施、污水處理設施用地審批程序,按照村選址、鄉鎮審核、區審定的原則進行項目選址。依規將農村污水治理項目納入“一會三函”工作流程,加快推進建設。2019年底前,污水處理設施基本覆蓋本市重要水源地和人口密集的村莊、民俗旅游村;2020年底前,全市農村地區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五)實施農村廁所改造,推進垃圾治理。推進“廁所革命”,加大農村公共衛生廁所升級改造力度,推進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鼓勵農戶新建、改建水沖式廁所,力爭2020年底前,全市農村公共衛生廁所基本達到等級標準,戶廁基本達到無害化要求。以垃圾分類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扎實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工作,實現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方式、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約1500個垃圾分類示范村創建工作;開展畜禽糞便及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2020年底前,規模養殖場全部配備糞污處理設施裝備,農業秸稈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
(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農民住宅、農村公共建筑安全和抗震節能水平。進一步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路燈、停車場等配套基礎設施。推進“智慧鄉村”建設,完善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逐步實現寬帶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加強農村衛生、醫療、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鼓勵建設養老機構、老人日托中心、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等,提升農村基本養老服務水平。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文化活動場所、快遞便民服務網點、連鎖便民店等設施,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以中心村為核心的30分鐘公共服務圈。
(七)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在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大興、通州、房山7個區的平原地區村莊基本實現“無煤化”基礎上,2018年全市平原地區村莊基本實現“無煤化”。積極推進山區村莊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特別要加快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周邊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改造。
(八)加快農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利用田園風光、山水資源和鄉村文化,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村生態旅游、鄉村休閑旅游、民俗旅游和農業傳統體驗游,促進一、三產業融合,打造美麗鄉村最亮處、市民休閑好去處。推進綠色農業新業態發展,加快建設北京農產品綠色優質安全示范區,將農村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帶動農民持續增收、低收入戶增收達標。
(九)加強農村社會治理,建設鄉村文明。扎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作用,引領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治理機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強化村民自治功能。建立健全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保衛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并有效發揮作用。加強農村社會治安治理,持續推進城鄉結合部地區公共安全隱患整治,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傳承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廣泛開展“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戶”創建活動,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十)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制定農村基礎設施管護標準,落實管護資金,建立穩定的管護隊伍,將管護責任落實到人;加強管護人員專業培訓,提高業務能力;督促管護人員加強日常巡查,及時發現、解決出現的問題,保障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長期發揮效益。建立完善考核機制,明確考核內容和流程,督促各區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堅決防止出現“重建輕管、只建不管”的現象。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市級統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具體組織實施。市級各主要責任單位要加大組織協調、建章立制、政策創新力度,任務涉及的其他部門要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形成上下銜接、整體聯動的合力。
(二)落實屬地責任。各區委、區政府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擺在與城市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各區要結合實際,按照細化、量化、具體化、項目化的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工作臺賬,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抓好組織實施;要指導各鄉鎮組織村編制實施方案,并督促其抓好落實;要明確各項具體工作的實施主體,村內公共空間環境整治以村黨支部、村委會為主,主要通過村民投工投勞解決,垃圾、污水處理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以政府為主,鼓勵村“兩委”組織村民全程參與建設、運營和管理;要加大培訓力度,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指導農民更好地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三)加大資金投入。按照實事求是、資源整合、政策集成、厲行節約的原則,在保障現有各項投入連續性的基礎上,市級安排美麗鄉村建設引導資金,支持相關區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市級引導資金根據市新農辦審定的建設標準、補助標準和年度任務量預撥各區,市新農辦每年組織市相關部門對各項工作實施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考核,依據考核結果與各區進行年度資金清算。各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落實相應支出責任。鼓勵各區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按照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理念,充分利用基金管理平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實現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的統籌使用。要加強資金監管,強化市、區兩級監督執紀問責,嚴禁套取、挪用、擠占、虛報冒領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
(四)加強督查考核和宣傳引導。將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加強市級專項督查,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市有關部門要制定本部門本領域工作導則、計劃和標準,在落實專項任務的同時,做好對各區工作的指導。各區要嚴格按照《美麗鄉村創建考核驗收表》進行自查,市相關部門聘請第三方對創建結果進行核查驗收,驗收合格后統一授牌;建立復查機制,復查不合格的摘牌整改,整改完畢并驗收合格后再授牌。城鄉結合部村莊的驗收工作按照首都綜治辦《城鄉結合部整治考評細則》要求進行。繼續組織開展尋找“北京最美鄉村”評選活動,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同時,加強政策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來源:北極星環保網